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高考后这些东西不要发朋友圈,小心隐私泄露惹麻烦

高考后这些物品不要发朋友圈,小心隐私泄露惹麻烦

昨晚刷朋友圈,看到不少高考生晒准考证、成绩单,甚至还有人在晒录取通知书!高兴归高兴,但这些信息真的能随便发吗?

一、准考证和成绩单:骗子的”精准打击”工具

高考刚结束,朋友圈就被各种准考证照片刷屏。有位家长晒完孩子准考证后,第二天就收到”考试作弊被AI抓包”的诈骗短信,吓得连夜联系班主任,结局发现是骗子根据准考证信息编的剧本!

身份证号、考生号、座位号——这些在骗子眼里都是”宝藏信息”。他们能伪造教育局通知、冒充学校老师,甚至编造”补录名额”骗局。去年就有考生由于轻信朋友圈看到的”内部渠道”,被骗走5万块”操作费”。

小建议:想纪念可以拍照存在手机里,或者把关键信息打码再发。

二、录取通知书:别让喜悦变成风险

收到梦校录取通知书,谁不想晒一晒?但你知道通知书上有几许敏感信息吗?学校公章、学号、专业班级甚至宿舍安排,这些都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。

有大学生分享过惨痛经历:晒完通知书后,有人冒充辅导员加微信,以”提前缴纳教材费”为由骗走8000元。更可怕的是,还有人根据朋友圈定位找到学校,对新生进行骚扰。

替代方案:可以只拍封面logo,或者用创意遮挡敏感内容,比如把通知书做成手账风格再分享。

三、家庭住址和行程:给坏人”指路”

“终于解放了!下周全家去三亚~”这样的动态看起来很温馨,但等于告诉陌生人:”我家这几天没人”。有考生晒完旅游机票后,家里遭遇入室盗窃,损失上万元。

还有更隐蔽的风险:晒快递单可能泄露地址,晒车票暴露行程轨迹,甚至连背景里的门牌号都可能被截图放大。去年就有案例,骗子根据朋友圈定位冒充”老乡”搭讪,结局骗走新生两个月生活费。

安全法则:旅游返程后再发照片,快递单一定要撕毁条形码,发图前检查背景细节。

四、这些设置现在就要关掉

除了内容要谨慎,这些微信功能建议立即调整:

1. 关闭”附近的人”:防止陌生人获取你的位置

2. 限制旧动态可见:设为”最近三天”更安全

3. 关闭”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”

4. 定期清理含敏感信息的老照片

写在最终

朋友圈本是分享喜悦的地方,但高考后的独特时期,更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安全。记住一个规则:涉及个人身份、财产、行踪的信息,宁可少发也别冒险。

你身边有由于朋友圈泄露信息引发的麻烦事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提醒更多人~(分享安全小技巧的网友,抽3人送隐私保护套装哦!)